|
屈原:1-4集;
韩愈:5-8集;
岑参:9-12集;
鱼玄机:13-14集;
王昌龄:15-18集;
孟郊:19-20集。 |
|
他们这些风流才子,根本不适合中国这个环境,即便是放到今天的中国也是不适合的,只有西方国家才能容他们。 |
|
角色长相一点也不古典,一看就是资本塞人进来。不想好好拍可以不拍,丢不丢人 |
|
如果站在屈原的角度,心中将是何其悲凉,众人皆醉我独醒,眼睁睁看着历经400年的楚国走向末路。秦国的确实现了国家统一,却也把信奉周礼的中国最后一代贵族残害殆尽,一国之君的许诺竟是不可信。韩愈的一生屡试不第,三至岭南,简直是知识分子的写照,读书科举入仕而后被贬谪,幸运的千古留名,不幸的郁郁不得志客死他乡。岑参两度出塞追求建功立业,想要重振家族荣耀,却是一生求而不得,最后客死驿站。可他的诗是真好啊,那样壮阔的塞外,雄浑又时而凄凉。鱼玄机在封建男权社会备受门第和婚姻制度压迫,她的反抗却被视为离经叛道,秋后问斩的悲剧结局仿佛是必然命运。孟郊年近半百才体会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为官后也并未受到重用,还在短时间内连丧三子,可见哪怕流传千古的人物在整个人生中可能也是困顿痛苦的。。。 |
|
我有个问题!那么多人作为中国脊梁却收场惨淡,大家没发现吗?所以到底想宣扬什么思想?成圣?我现在无比厌恶这种思想!可能是被辜负了多次了,职场牲畜现在开始只唏嘘大佬们,但之后并不打算效仿此等忠心为民之拳拳报国心。我就是个普通人,连他们都那么惨,凭什么我觉得可以… |
|
眼前一亮,现在纪录片拍得比电视剧好看了,内容好,演员符合角色,但是讲解的大学老师水平不行。好喜欢曾参这篇! |
|
你我皆凡人。人生无常,各安天命 |
|
大唐有严格的社会审视监督高度,使男人不敢轻易休妻扶妾;现在的女性仿佛已经活成了鱼幼薇想要的模样。 |
|
屈原是爱国之志,不得施展而以身殉世,很多诗人都能在他身上感受到那种,一腔热血,无处抛洒的无奈。 |
|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强啊 |
|
鱼玄机但凡是个男的,后世的文人墨客文艺工作者必定翻来覆去赞美感叹其才华容貌跌宕人生,风流韵事都是锦上添花。 |
|
幼薇啊,如果我生在唐朝,定然不负卿!! |
|
穿越千年诗意,感受诗人风骨
泱泱才子佳人,在他们诗词歌赋的背后 看他们的命运与时代与文化的纠葛
诗词穿过千年的长流来到我们面前,我们拜读的这些文字,饱含着他们对仕途怀才不遇,壮志抱负,感慨她们的生不逢时,书上寥寥几笔是他/她们短暂的一生
如今的我们 通过这些文字一窥他们的喜怒哀乐 感受她的感受 |
|
韩愈,岑参拍的最好,这个系列应该收关了吧。。 |
|
屈原真的伟大,至死不渝,他化作了后世士大夫的风骨。韩愈,自己淋过雨,也愿为别人撑伞。岑参、孟郊,怀有才学的普通人,不得志,与普通人一样地消沉。鱼玄机,她在反抗,在控诉,可是,一个女子的声音在那个时代实在太微弱,推不开公平的大门,好可惜。王昌龄,让我觉得古代很多划分太粗暴了,他不该被简单地划为边塞诗人,他还能写闺怨诗呐。古代这些诗人,除了才华,大多正直善良,很多被贬了,依然会尽自己所能造福一方百姓,这也是我们该铭记的。 |
|
一如既往的好 |
|
陪娃看完鱼玄机篇 ,想重温一遍《唐朝豪放女》... |
|
诗文背后的故事,这季讲了很多边塞诗人的故事 |
|
讲得真好 |
|
这一季不如前四季了 |
|
确实五季下来有点审美疲劳了,感觉好多人拿的剧本都差不多,少年意气风发,谏言被贬;或者父亲去世,家道中落;还有才子佳人,相逢相爱;妄想入仕改变世道的很少,能顺利安稳退休的少之又少。风流人物我觉得应该可以拍的更好一些,现在5季下来模版套路化严重,旁白好像换了个但是还是不够味 |
|
这是第一个我看撵不上拍的纪录片!感觉上一季刚看完下一季就来了。这一季的屈原、韩愈、岑参、鱼玄机、王昌龄、孟郊全都印象深刻,尤其感动于屈原的部分,但是鱼玄机的部分画风怪怪的。希望制作组接着拍把每个诗人都拍到!(*´・v・) |
|
继续啊 |
|
看完才明白这一季讲的不仅仅是才华无法施展的苦恼,更多的是展现文人的气节。没有得到君王支持的屈原,导致联齐合纵抗秦的路线失败,心力交瘁但一身傲骨;文坛领袖能文能武的韩愈,勇于谏言被贬岭南,马说师说传道授业文以载道;为了振兴家族,两度出入边塞的岑参,最终只能悻悻而归;封建制度下的鱼玄机,即使意识觉醒,却依旧难觅有情郎难以施才华;诗界领袖缜密思清的王昌龄,一片冰心坦荡自若,却也躲不过小人迫害;中年及第只能当小官的孟郊,接连丧子丧母,暴毙于路途中。封建制度下,文人的命运多少有点相似,拍摄的手法和场景也相似 |
|
鱼玄机是一个活泼有灵魂的女子,不被容于即使是号称最包容开放的大唐。所以,她的死,一早已经注定。 |
|
一年两季,不要太幸福。边塞诗人三杰,还是最爱王昌龄,光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便可青史留名,可惜这样的人杰竟然死于非命,命丧宵小之手。可叹可悲! |
|
这一季感觉比较平淡没有那么动人,岑参好一些吧,其实这些人的境遇吧总是相似,但能让人共情的肯定在前边几季,越往后边这些可能就没那么典型了。 |
|
执着的人太让人心疼了。 |
|
一生坎坷之人才会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因为有太多情绪需要渲泄,古今大抵如此。 |
|
第四第五季 质量下降太多 |
|
没有前三季好看 |
|
五分 我最喜欢的纪录片 |
|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韩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亏心,一篇《师说》,一篇《进学解》,无愧唐宋八大家之首
岑参:“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酤酒钱”,他只活在想象的桎梏里,被囚禁在自己想成为的人生形象之中
鱼玄机:“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她只是后世想象中一个奇女子在古代的形象
王昌龄:早年塞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仕途被贬,以闺怨诗表达情感;诗家夫子王江宁,以《诗格》育人;被李林甫诬陷,以“一片冰心在玉壶”明志;安史之乱爆发后,北上欲救国,被人因妒所杀
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终于四十中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但是仕途不顺,与韩愈相识,也穷困潦倒,猝死任途 |
|
看过~ |
|
这一季总体有些杂乱。难道是《屈原》《韩愈》《王昌龄》代表“千古”,鱼玄机代表“风流”,《岑参》《孟郊》代表“人物”?! |
|
鱼玄机部分真心一般,总体不错,还是最喜欢片头曲的诗朗诵 |
|
鱼玄机吃葡萄捉迷藏是必须要拍吗,没有别的脚本能写了吗 |
|
牛,看完超喜欢韩愈,能够让人看完喜欢上,这就是纪录片的成功 |
|
安居宣州多载的韩愈,四舍五入也是我的老乡呀。 |
|
韩孟友谊也不错啊,这两篇好看。岑参那篇把诗文改为白话感觉失去了原味! |
|
韩愈的几次求职信:救救我吧,我很牛×,你很傻× |
|
这一季也不知道是审美疲劳了还是怎么,感觉没有前几季吸引人了,介绍每个人的流程都一样,从出生说起,由谁养大,如何影响人生观。 |
|
看过几季了,这季印象最深的是鱼玄机,可能是之前一点也不了解的原因。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两句诗对于自己想法的表达直接而有力量。 |
|
趋于平淡 |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
无意中发现这部剧的,前两个人物的拍摄手法让我眼前一亮。也能更深入的了解古人的经历。不过最大的败笔就在于后面2人,根本不知道是谁。自古5000年来中国的能人数不胜数,不可能找不到人拍。我觉得应该选择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小学都知道的,而不要太“另类”,扣1星 |
|
看过,补记 |
|
屈原
韩愈
岑参
鱼玄机
王昌龄
孟郊
|
|
太喜欢了 |
|
补 |